欢迎您访问沭阳新阳混凝土有限公司网站!
服务电话
   公司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绿色,水泥混凝土发展的必然出路

发布时间:2016/12/26 15:26:06                  点击次数:3226
    人类需要水泥混凝土就像需要水和空气一样,不管你喜不喜欢。水泥混凝土是灰色的,但水泥混凝土创造的世界将是绿色的。人类将永远生活在水泥混凝土世界。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徐永模如是说。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在建材中使用较为普遍,占比大,“十二五”期间,行业经济总量已位列建材行业前列,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以往粗放的生产模式与使用方式,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十分巨大。因此,在节能环保的背景下,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面临转型升级,而其关键在于实现绿色发展。日前新当选的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贵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绿色是一个导向,行业再不搞绿色发展,一点出路都没有。 

水泥混凝土对环境影响巨大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是时代需求产生的一个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水泥混凝土行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行业投资规模保持高位,2011年投资规模超过1500亿元,2015年投资额达到2518亿元。 

与行业高速增长相伴的是行业产品与环境的巨大矛盾。 

    混凝土的主要原料水泥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其生产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十分不利,可排出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是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研究显示,水泥的生产必然会通过两种形式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燃烧燃料而产生所需的高炉温以及加热石灰岩时发生的煅烧化学反应。在水泥厂中,60﹪甚至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来自于这种无法规避的化学反应。数据表明,生产一吨水泥可排放二氧化碳约790千克至940千克,而我国2010年水泥实际产量达到16.68亿吨,2014年水泥产量达到24.76亿吨,估计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6亿吨。 

    对于水泥混凝土的污染环境问题,人们早有认识。但混凝土仍然获得人们的青睐,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也包含了对水泥混凝土的优点的肯定。如业内人士评价说,与其他建筑相比,混凝土具有常温浇注和硬化能力;长服役寿命;低热岛效应;微环境调节能力;可循环再生;净化水质和维护区域水资源的能力。正是这一特点使混凝土成为当今世界上较大的建筑材料。 

    优缺点并存的现实,预示着解决水泥混凝土问题的基本路径就是,在不舍弃这种建材的前提下,通过绿色发展,将其对环境的危害降低。而产品的绿色发展的实现,必然与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进行。 

绿色混凝土的发展之路 

    资料显示,绿色混凝土的概念于1998年在丹麦提出,初期的设想是在混凝土使用中使用替代性胶凝材料或骨料,开发新型的水泥,降低水泥的需求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着认识的加深,人们逐渐将混凝土的理念拓展至消纳工业副产物、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减小建筑物服役过程中能源和维护成本消耗等方面。总之,绿色混凝土应在全生命周期内具有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小环境污染的能力。 

    我国绿色混凝土研究的起点与国际同步,1998年清华大学的吴中伟院士提出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倡导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绿色建筑和绿色混凝土的理念以及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思想,认为绿色建筑应当在全寿命周期内具有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减小污染、宜居的特点。绿色混凝土应具有节能、减排、便利和可循环的特点。这标志着我国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思想,提倡和促进建筑建材绿色化的起点。 

    2016年绿色混凝土被高度提倡。今年7月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工信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下发的《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中明确,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10月发布的《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中,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和建材部件,促进水泥等传统建材的升级换代行动。 

    绿色混凝土的发展在我国也有大量的实践,并取得很多经验。但总体上还处在发展的初步阶段,而行业的转型升级也才刚刚开始。


上一条:小型混凝土搅拌站该如何正确的调试?
下一条:缪昌文:现代重大基础工程亟需混凝土新技术
您感兴趣的文章
友情链接: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招聘职位
联系我们
沭阳新阳混凝土有限公司
地址:沭阳县十字街道纬一路(十字派出所对面)
联系人:韩经理  15358385888
            徐经理  13305240220
网址:http://www.syxyhnt.com/
版权所有:沭阳新阳混凝土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7989号  
苏公网安备32132202001307号